拋開壓力,說到做到

生病之後,要盡可能拋開壓力。生活的壓力來自工作或家庭,跟客戶生意往來,跟另一半的相處,以對子女的教育,都會形成壓力。要面對壓力負荷量並不簡單,如何讓壓力變成助力就更需要智慧了。人沒有壓力就不能成長,但當一個病人就不能面對這種壓力,因為如果要像正常人一樣保持原有的抗壓性,越抵抗體力就越弱,所以需要徹底拋開原有的生活模式,清除威脅身心的壓力。

一個正常人變得不健康後,不管是大病小病,只有改變生活才能加速恢復,周遭親友對他最好的方式,就是不要繼續給他壓力。人其實可以過無拘無束的日子,就是把物資享受降到最低,這樣賺錢的壓力就會減少。想想看,如果病到走不動了,只能躺在病床上,那時候想賺錢也沒辦法。所以,要告訴自己:「口袋都沒有錢,日子還是要過!」這種樂觀的態度對生病的人很重要。

除了生活原有的壓力,治療時接觸的醫療環境也會帶來無形的恐慌煩惱。每次護士小姐推我去開刀房複診,沿路看到插管、急救、昏迷的病友,舒舒服服坐在輪椅上的我,也會催眠自己已經病入膏肓了。後來我領悟到不能再坐輪椅,有體力的話,就從這層樓走到隔壁棟三樓,這樣來回就是一個小運動,既能消化剛剛吃的東西,還可以恢復一點點體力。雖然只是小小的環節,但也是一種積極的作法,強迫自己動一動,也許就能找回些許體力面對下一步挑戰。

如果住院時總是消極以對,和「等死」有什麼兩樣?而消極或積極的面對,一定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。消極只會加速身體衰竭,積極的可以慢慢走出病房,像我一樣安然離開醫院回到家裡。生病絕不是非死不可,癌症末期康復存活超過二十年大有人在,有時老天爺為你開了一扇門,還要看你願不願意把握,動手推開呼吸新鮮空氣。

#礦工兒子

#愛心捐款

#志工